本报记者 朱丽 戢余
“乡村如何振兴,如何依法用地,是乡村振兴的各方参与者应认真学习了解的重大问题……乡村振兴应该如何依法用地?首先应认真选址,弄清想用的地方是不是永久基本农田或耕地……”
近日,在听完网络普法直播后,都匀市自然资源局耕保科工作人员吴朝鑫颇有感触:“以前线下学习业务方面的知识形式单一,还要跑去培训现场,听一堂课要花上半天时间,现在网上就能直播听课学法,我也更好更准确学到了在帮助群众、企业等办理设施农用地时的流程等,不用出办公室,抽20分钟一部手机就能学到实用的业务知识和经验,实在是太方便了。”
吴朝鑫所说的网络普法直播,是黔南运用现代网络技术、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普法工作的一项举措。
此前,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印发法治宣传第八个五年规划,要求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着力提高普法针对性和时效性,进一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找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方向,州司法局紧贴社会热点,创新普法手段,转变传播方式,打造“黔南智慧司法”信息化服务平台,开设包括法治宣传、法治学堂在内的20项在线服务功能,在全州各级司法行政部门、村(居)建立平台服务端口,实现普法单项式传播向互动式、场景式传播转变,打破现场宣讲“一对一”的局限性,群众下载“黔南智慧司法APP”即可在线观看普法直播。
去年以来,我州通过“法治微课堂”常态化开展在线普法宣传活动,利用黔南智慧司法服务平台“法治学堂”进行直播宣讲,以建设法治黔南、平安黔南为重点,结合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从法治的视角深入解读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和典型案例,进一步提高了普法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