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区域·平塘
     
本版列表新闻
~~~——平塘县乡贤助力乡村振兴侧记
     
2023年03月0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乡贤圈” 筑“振兴梦”
——平塘县乡贤助力乡村振兴侧记
何明珠
召开新乡贤工作推进会
罗亮霞正在直播推销民族服饰
杨光华指导工人绑烟技术要领
克度仓边村人居环境整治见成效

  ■本报平塘记者站  何明珠

  乡贤是一个地方的宝贵资源,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平塘县以“乡情牌”为抓手,以乡情亲情为纽带,以新乡贤为载体,搭建了“乡贤产业引领”“乡贤公益援助”“乡贤议事参事”等平台,鼓励广大乡贤人士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纠纷调处、治安巡防等工作,引导乡贤人士通过项目回迁、资金回流、人才回乡等方式助推家乡发展,进一步激活新乡贤活力、凝聚新乡贤智慧、汇集新乡贤力量。

  目前,平塘县共有乡(镇、街道)级新乡贤会11个,在册新乡贤人数465人;村(社区)级新乡贤会95个,在册新乡贤人数2871人;新乡贤特派员107名,基层商会组织14个,会员企业383家,探索了一条“乡贤+”的基层治理模式。

  乡贤反哺  带动村民致富

  悠悠桑梓,与君共美。他返乡圆梦,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他用一腔爱乡之情,带领乡亲走上致富之路。他就是平塘同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克度镇仓边村新乡贤会会长杨光华。

  “尽量地绑紧点,免得到时候它落下来……”

  在克度镇仓边村烤烟房前,杨光华正指导工人们科学编烟、科学烘烤。在杨光华的指导下,工人们有序地将烟叶编杆、装炕、烘烤,并分类存储。

  烤烟产业的发展,吸纳了不少群众到烤烟基地务工就业。李大群是克度镇仓边村村民,由于在家带孩子无法外出务工,自从平塘同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入驻该村以来,她就在烤烟基地务工。她说:“杨会长在仓边村成立了一个公司种植烤烟,我就在公司的基地务工,方便带两个小孩子,一天工资是100多元。”

  杨光华不仅带领乡亲们发展烤烟种植,还带领大家养殖血毛土鸡,尝试发展种植蓝靛等产业,解决了群众就近务工难题。现在,仓边村的产业越来越多,群众的日子越来越好。

  杨光华说:“我是一个比较有恋乡情结的人,回到家乡来就是为了带动仓边村的年轻人一起发展产业、振兴乡村,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

  在平塘县掌布镇,新乡贤会会员罗亮霞致力于民族文化传承,在家乡发展布依族民族服装产业,不仅带领父老乡亲稳就业稳增收,而且还在弘扬民族文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的衣服就是做来卖的,喜欢的,等一下我下播之后,可以去我的私信里面找我……”

  这是罗亮霞在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向广大网友介绍自己家乡的布依族服饰。她的抖音、快手视频浏览量少时有5、6千人,多的时候达5、6万人,拥有粉丝33万人。一个乡村小厂,衣服均价一套达到了500元,年销售额达到了50万元左右。

  随着布依服饰在抖音、快手等销售平台走俏,罗亮霞也把目光转向直播带货,积极寻找新的销售渠道,希望发展壮大服装厂,在吸纳更多当地群众就近就业有收入的同时,传承和发展布依族服饰文化。

  罗亮霞说:“为了宣传、传承我们布依服饰、民族服饰,我要带领村里的父老乡亲做好民族服装。目前,每天在厂里面长期上班的有6名工人,一年能带动1000到1500人次务工。”

  1995年出生的布依族姑娘罗亮霞开办的布依服装厂,让布依族特色服饰走向了市场,让当地群众依靠民族传统技艺增加了收入。

  掌布镇掌布村村民陆明珍告诉记者:“罗亮霞带领我们做服装很多年了,我在她的工厂干活得三年了,一天收入70多元,靠手艺能在家门口挣钱,还是挺好的。”

  ……

  乡情乡音,新乡贤心底最柔软的情愫。如今,在平塘县各乡(镇、街道),涌现出了像杨光华、罗亮霞等一批积极投身家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新乡贤人士。他们在实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带领父老乡亲一起朝着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阔步前行。

  群贤共治  促进和谐发展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一国如此,一城一乡一村亦如此。

  新乡贤不仅给家乡带来先进技术、资源渠道、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还在乡村治理体系中发挥作用。近年来,平塘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运用乡贤治理,打造“志愿者+新乡贤能人”强有力的队伍,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文明劝导”“环境整治”等新乡贤志愿服务活动。

  疫情防控期间,在牙舟镇卡罗村活跃着一抹红色的身影,他们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解答群众疑问、指导群众佩戴口罩,他们就是牙舟镇卡罗村乡贤爱心协会的疫情防控宣传车队。

  “作为一名乡贤、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为牙舟镇的父老乡亲宣传好疫情防控相关知识。”牙舟镇卡罗村乡贤爱心协会党员刘正国坚定地说道。

  刘正国、熊其亮两名党员组织协会里的12名党员、群众利用私家车组建疫情防控宣传车队,走村串寨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并逐一讲解防疫事项和口罩佩戴注意事项。

  “我自己有私家车,也是一名党员,全国的党员同志们都在发挥作用,积极奋战防控疫情,我肯定也不能落后,疫情防控,算上我一个。”牙舟镇卡罗村乡贤爱心协会党员熊其亮一边忙着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一边骄傲地说。

  牙舟镇卡罗村乡贤爱心协会成立于2018年,协会会员12名,均来自村子里面的农村党员、群众。疫情防控中,乡贤爱心协会组建宣传车队,每天2小时流动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广大群众对疫情防控的认识。

  “看到车队上的党旗,看到乡贤人士几个大字,我觉得非常的安心。”牙舟镇卡罗村村民郭言金说。

  与此同时,克度镇仓边村在探索基层治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乡贤威望优势,结合村情实际,邀请当地有名望的村民加入乡贤会,充分发动村民参与协商决议村中大小事务、调解矛盾纠纷等基层自治。

  去年11月,村里几户村民因山林地界闹得不可开交,乡贤会成员在了解这一情况后,邀请老干部、老党员等村民召开会议,引导村民实事求是地发表意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双方厘清了界限,最终握手言和。

  “成立这个乡贤会还是好,我们邻里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可以找他们帮忙协调解决,我们都服气他们,帮我们处理事情,我们也认同。”村民刘清泉说。

  在乡贤会的积极努力下,一年多来,村里群众遇到的各种难事、烦事都得到了很好地解决。乡贤会成为了群众解决难题、谈心谈话的好去处,许多群众感受到了基层治理的好处。

  乡贤合力  爱心筑梦前行

  近年来,平塘县积极探索开展乡贤统战工作,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牵头组织各地新乡贤人士参与捐资助学,帮助莘莘学子解决困难,完成人生理想,共同为平塘县的慈善公益事业助力添彩,为乡村振兴贡献乡贤力量。

  2022年,在通州镇党振村举行的新乡贤会爱心募捐暨新入学大学生奖励大会上,乡贤会爱心人士为20名准大学生颁发资助奖金,共计2.9万元。

  活动中,乡贤们的善举表达对家乡的爱与感恩,让在场的准大学生们深受鼓励,表示今后将更加努力学习,以实际行动回报乡贤的资助。

  获资助奖励准大学生魏万益感激地说:“这是给我们准大学生的鼓舞,我们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家乡人民的鼎力支持。在今后,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我们村里的期望,在大学里好好学习,毕业以后回报社会,为家乡做贡献。”

  看着家乡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获得奖励,新乡贤会员们倍感欣慰、骄傲、自豪,并鼓励更多的家乡孩子通过努力学习,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通州镇党振村新乡贤会副会长说:“我也是在党振村长大的,我们以前的生活很艰苦,条件不是很好,现在看见村里的孩子上了大学,我也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给他们一些微不足道的关心。”

  2014年至今,党振村通过汇聚乡贤力量,共筹集爱心款19万余元,主要用于奖励高考录取大学生,资助困难师生、开展村公益事业等,助力家乡发展。

  党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表示:“我们成立这个新乡贤会,它主要就是为了把我们党振村的各方面的资源,形成一个共享,然后来助推我们党振村的各方面事业发展,促进我们乡风文明、促进乡村振兴得到一个大的发展。”

  目前,全县各级新乡贤会、乡贤人士捐助资金共计190511元,资助学生共138名。

  新时代标注新方位,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在新的历史征程上,越来越多的新乡贤回到平塘,给这片魂牵梦绕的土地注入发展的强大力量,一幅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的乡村共同富裕宏图正在平塘大地上徐徐展开……

  (本版图片由平塘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经济
   第05版:社会
   第06版:法治
   第07版:区域·平塘
   第08版:基层
聚“乡贤圈” 筑“振兴梦”
黔南日报区域·平塘07聚“乡贤圈” 筑“振兴梦” 2023-03-07 2 2023年03月07日 星期二